本草Herbs丨上品本草植物防风,祛风除湿解热镇痛

时间:2018-03-07

 

防风,是一味常用中药材之名,或许知道的人不多。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作为我国的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是非常有价值的药用资源。

 

根入药,位上品。传统医学中的防风多指的是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本品《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文“防风,味甘、温。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久服轻身。一名铜芸。生川泽。”陶弘景谓:“今第一出彭城兰陵,即近琅琊者,郁州百市亦有之,次出襄阳义阳县界,亦可用,惟以实而酯润,头节坚如蚯蚓头者为好。”李时珍谓:“防者御也,其功效疗风最要,故名。”

 

祛风湿,泻肺实。防风属于常用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这样论述防风:“三十六般风,去上焦风邪,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一身骨节痛。除风去湿仙药。” 《药类法象》中写道:“防风者,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之邪。”可见,防风一直作为祛风除湿圣药沿用至今。因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的功效,多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身痛、关节痛,以及出疹、瘙痒等风邪所致的皮肤病。

 

多成分,有奇效。1965年日本学者最早从防风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香柑内酯等成分以来,至今,国内外学者已从防风中分离并鉴定出100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色原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多糖类、聚炔类、甾醇类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成分单一或协同作用的效果逐渐被证实,目前已经鉴定出防风的化学成分达120种以上,在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惊厥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作用,并在感冒、头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临床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防风蕴藏巨大的药用价值。

 

传统医学防风功效

 

防风,古代名“屏风”(见《名医别录》),喻御风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临床随证配伍,具有不同的作用,兹琐志之。

 

防风是一味能够治疗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主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疮疡初起。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的中药材。

 

1,能发汗,又能止汗

 

“用防风必兼荆芥者,以其能入肌肤宣散故耳”(见《本草求真》),“若属外感证,用麻桂嫌热、嫌猛;用银翘嫌寒时,荆防用之最宜”(见《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可见荆芥与防风相配有达腠理、发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辅相成。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县军士村,今水口村)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治四时外感,表实无汗用防风配羌活等(九味羌活汤);刘河间(金代医学家。字守真。河北河间人,故人称刘河间,自号通玄居(处)士。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创始人,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治三焦实热用防风配荆芥、硝、黄等(防风通圣散)。前者乃解表兼除湿热之剂,后者乃表里双解之剂。

 

防风配黄芪、白术,即玉屏风散。方中黄芪实卫,得防风则使邪去而外无所扰,得白术以培中固里,使脾健内有所据。所谓“发在芪防收在术”,内外兼顾,诚固表止汗之良方也。

 

2,能止泻,又能通便

 

防风配柴胡、羌独活等,能散风胜湿,升清止泻。即《内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泻”是也。吴鞠通取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升清阳以止泻。孙一奎治泻取苍术防风汤,亦以防风能升脾阳而止泻。临床常见有因脾胃之虚,怠惰嗜卧,肢体酸疼,大便溏泄,小溲频数者,用升阳益胃汤(《脾胃论》),每奏捷效。若因外伤风邪,肝木乘脾,完谷不化,而泄泻者,用痛泻要方(《医方集解》引刘草窗方),取防风能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

防风配枳实 ()能通便。方如《太平圣惠方》搜风顺气丸用防风升脾之清气,配枳壳、大黄以宽肠顺气,治中风而引起的风秘、气秘,使清阳升而浊阴降。王好古用防风合苍术、甘草为末(神术散),加生姜、葱白煎服,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

 

3,能止血,又能通经

 

“ 防风,去芦头,炙赤、为末,治崩中”(《经验后方》)。正因防风能升脾之清阳,炒黑,则入血分增强止血之效。槐角丸(《和剂局方》)方中用防风配槐角、地榆、枳壳等,治诸痔、脱肛及肠风下血。笔者临床治痔血等用槐花散(《本事方》:槐花、侧柏叶、荆芥、枳壳)加防风、升麻、大黄各等分,同炒黑、存性,共碾极细末,每日早晚空腹取56g,米饮汤调服。不仅能入血分而止血,又能引邪外出于气分,一举两得。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以及气虚、阴虚者非宜。

 

现代研究防风功效

 

现代研究,通过对防风植物各种成分的提取和研究,逐渐揭示了防风的功效作用机制和机理,虽然还有更多待解之谜,但随着相关的研究深入,和已有研究成果,已经足以提供一幅越发清晰的有关防风植物功效的图谱。

 

解热镇痛。研究表明,防风根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优于根茎,解热作用基本相同,防风水煎剂有明显的镇静作用。防风的镇痛、镇静作用是色原酮、香豆素、聚乙炔、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色原酮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及对肝代谢酶的作用等。

 

抗菌抗炎。防风具有抗菌和抗炎的作用,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对痢疾杆菌、枯草杆菌、某些皮肤真菌及病毒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氧化。防风的色原酮、多糖及挥发油均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抗肿瘤。防风具有抗肿瘤作用,其公认的活性部位为防风多糖,防风多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防风中的香豆素类成分也有抗肿瘤作用,只是因含量较低而作用较小。

 

增强免疫。防风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其有效部位为多糖,防风多糖saponikovian A ,B,CJBO-6均具有免疫增强活性。防风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多糖组分刺激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有关,防风多糖能提高NK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

 

抗凝血,活血化瘀。防风还具有抗凝血及活血化瘀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影响红细胞和纤维蛋白原的量及功能而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防风挥发油能较好延长凝血时间和发挥抗凝作用,此外,防风还具有抗过敏、抗白血病、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护肝的作用。

 

综上而言,传统经验医学与现代实证医学相互借鉴和印证,无疑将植物防风的各种效用更为清晰的揭示在世人面前,有着千年药用历史的植物防风,无疑还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祛风除湿解热镇痛之效。



官网首页:【汉本生活】

文章首页:【汉本森林】

分类版块:【汉方】      【本草】      【生香】      【活色】      【H&B】

专题板块:【汉方本草】       【生香活色】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