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Herbs丨补益强身山茱萸,六味地黄丸中显身手

时间:2017-12-07

 

唐代诗人王维诗云“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说的便是山茱萸这样一种植物。一般人们口中的山茱萸,指的是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果肉。1011月间果实成熟变红后采摘,采后除去枝梗和果柄,用文火烘焙,冷后,取下果肉,再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成。因其秋季果实成熟,秋风中,山茱萸红果累累,绯红欲滴,为金色的秋天增添了美丽和暖意。

 

补阴之冠山茱萸

 

山茱萸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在民间,关于山茱萸的名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一种干果煎汤给赵王内服用,很快使赵王解除病痛。而后赵王问朱御医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神健脑、清热明目。赵王听后大喜,令人大种山萸。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名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山茱萸的成熟干燥果实,去核后即为名贵药材山茱萸肉。山茱萸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的经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血固精、补益肝肾、调气、补虚、明目和强身之药。果肉内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酒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

 

山茱萸其味酸涩,入肝、肾经。具有滋补、健胃、利尿、补肝肾,益气血等功效。主治血压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果肉入药,为收敛性补血剂及强壮剂;可健胃、补肝肾、治贫血、腰痛、神经及心脏衰弱等症。

 

滋阴补肾的著名成药“六味地黄丸”中就有山茱萸这味药。《医学入门》载:“山茱萸本涩剂也,何以能通发邪?盖诸病皆系下部虚寒,用之补养肝肾,以益其源,则五脏安和,闭者通而利者止,非若他药轻飘疏通之谓也。”

 

山茱萸非吴茱萸

 

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避邪之物,传说中战国时期的楚王妃曾经佩戴茱萸首饰,于重阳日登高畅游,插茱萸枝、佩茱萸囊、饮茱萸酒、吟茱萸诗,极尽欢娱之乐。文人们于重阳结伴出外登高赏茱萸,尤其在唐代,白居易、杜甫、寒山等几十位诗人,均有吟唱重阳登高及插茱萸的诗,而最为脍炙人口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 东见弟》,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两种都可以入药。山茱萸又称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性微温,味酸、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等症。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性热,味辛、苦,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治疗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虚寒久泻等症。

 

山茱萸属于山茱萸科,吴茱萸是芸香科植物,二者形态差别较大。首先从形态上看,《本草纲目》记载,山茱萸,叶如梅,有刺。二月开花如杏。木高丈余,叶似榆。而吴茱萸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为: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还说,吴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 累累成簇而无核。重阳习俗中,插茱萸是指插戴茱萸的枝叶于头或身上;而佩戴茱萸是指佩戴装有茱萸果的香囊。山茱萸虽花美如杏,但是它枝条有刺,显然不适合簪插。而吴茱萸不但枝条柔美,而且叶子长而柔软,就像柳条一样非常适合编结佩戴。它可爱的果实“结于梢头,累累成簇”,捋一把装入香囊,真是再方便不过。

 

同时,山茱萸虽是传统中药,是六味地黄丸的其中的一味,有滋补肝肾的功效,但它没有香味,显然起不到驱虫的作用;吴茱萸全株有特殊的香气,果实味辛辣,叶味辛、苦,性热,无毒,有“燥烈之香”,能“避邪气、御初寒”,从这些功效来看,古人重阳节佩戴的茱萸实为吴茱萸无疑。

 

山茱萸功效几何?

 

滋补肝肾。山茱萸味酸性微温,温而不燥,补而不峻,为平补阴阳之要药。治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者,常与熟地、山药等配伍,如六味地黄丸;治命门火衰引起的腰膝冷痛、小便不利者,常与肉桂、附子等同用,如肾气丸。

 

固崩止血。山茱萸入于下焦,能补肝肾、固冲任以止血。治妇女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及月经过多者,常与熟地黄、白芍、当归等同用,如加味四物汤;治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而致漏下不止者,常与龙骨、黄芪、白术、五味子等同用,如固冲汤。

 

收敛固涩。山茱萸既能补肾益精,又能固精缩尿,为固精止遗之要药。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者,常与熟地、山药等同用,如六味地黄丸;治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者,常与覆盆子、金樱子、沙苑子、桑螵蛸等药同用。手心很热盗汗,就喝它。

 

补虚固脱。山茱萸味酸涩性温,能收敛止汗、固涩滑脱,为防止元气虚脱之要药。治大汗欲脱或久病虚脱者,常与人参、附子、龙骨等同用。

 

山茱萸药膳

 

山茱萸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可“下气,出汗,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是中医极为常用的一味药材,被称为补阴之冠。在各种方剂和药膳中均有应用:

 

除了用在著名的六味地黄丸当中,山茱萸还有很多简单的用法,能对一些常见疾病起到不错的疗效。比如盗汗,可以用“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汗出不止,可以用“山茱萸、白术各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水煎服”;如果老人尿频失禁,还可以采用“山茱萸9克,五味子6克,益智仁6克,水煎服”。

 

此外,山茱萸还可以用来作为药膳的重要材料,比如有一款经典药膳“山茱萸丹皮炖甲鱼”,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滋补肝肾,滋阴凉血、活血功效。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山茱萸、丹皮放入锅内,加入2000毫升的水,煮20分钟左右,然后将煮好的水和药料倒入炖甲鱼的沙锅内,再放入葱、姜、大枣,再用文火炖熬一个小时左右,最后放入盐、鸡精、味精等。


官网首页:【汉本生活】

文章首页:【汉本森林】

分类版块:【汉方】      【本草】      【生香】      【活色】      【H&B】

专题板块:【汉方本草】       【生香活色】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