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Herbs丨西洋参记载始于清康熙年间

时间:2015-11-29


西洋参,在我国已有300年的应用历史。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1694(清康熙33年甲戌)汪昂著《本草备要》载:西洋参,苦、甘、凉、味厚、气薄、补脾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

  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1757年,乾隆22年丁丑)载: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对其功效论述与《本草备要》基本相同。《本草汇纂》言其专用肺;《本草再新》谓:“味甘苦、性凉、无毒。能入心、肺、肾三经。”《本草求原》称其性寒味苦,功能清肺火,凉心脾以降火,消暑,解渴。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1765年,乾隆30年乙酉)对西洋参描述和认识与《本草备要》记述完全相同。由于初期的西洋参商品是通过法国或英国的殖民地转运到东亚,而后销售给中国,所以赵学敏错误地认为西洋参产于大西洋彼岸的法兰西。此说法还被后来的一些本草书籍相沿讹传。

  清代《药性考》载西洋参,性寒,味甘,苦,补阴退热,姜制,益气扶正。

  清代赵其光辑《本草求原》载:“肺气本于肾,凡益肺气之药,多带微寒,唯火盛伤气、咳嗽痰血、劳伤失精者宜之。”“清肺肾,凉心脾以降火,消暑,解酒。”

  曹炳章《增订伪药条辨》称:“西洋参滋阴降火,东参提气助火,效用相反,凡是阴虚火旺劳嗽之人,每用真西参则气平火敛、咳嗽渐平,若用伪光参则反现面赤舌红、干咳痰血、口燥气促诸危象焉。”说明临床上已认识到西洋参与人参之功效不同,而且出现有伪光参(用西洋参水浸过的人参来冒充西洋参)等假西洋参出现。

  近代名医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西洋参,性凉而能补气分,又能补宜血分。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

  清代王士雄(孟英)著《温热经纬》(1863年,同治二年癸亥)载“清暑益气汤”就是将金元名医李东垣著《脾胃论》中清暑益气汤原方中的人参改用西洋参;清光绪年十一月廿日,张仲元、姚宝生谨拟,老佛爷养阴调中化饮膏,将西洋参配伍中药方剂中,如下:西洋参9(),朱茯神18克,柏子仁12(去油),川贝母9(),次生地12克,当归身12克,陈皮9克,制香附9克,炒神曲12克,炒枳壳6克,焦山楂12克,姜黄连45()。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对炼蜜收膏,每服9克。

  西洋参另外一种鲜为人知的作用是可以治疗便血。有关此种作用的记载见于《类聚要方》一书,该书记载将西洋参蒸龙眼肉服用,有清肠止血之效,用于肠热便血。

  《本草纲目拾遗》认为:“药性考∶洋参似辽参之白皮泡丁,味类人参,惟性寒,宜糯米饭上蒸用,甘苦,补阴退热,姜制,益元扶正气。从新云∶出大西洋佛兰西,形似辽东糙米参,煎之不香,其气甚薄,若对半擗开者,名片参,不佳。反藜芦。入药选皮细洁,切开中心不黑,紧实而大者良。近日有嫌其性寒,饭锅上蒸数十次而用者,或用桂圆肉拌蒸而用者,忌铁刀火炒。”“苦寒微甘,味浓气薄,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肠红∶类聚要方∶用西洋参蒸桂圆服之,神效”。西洋参一般服用剂量为每日35克,根据病情的不同可以灵活加减。



官网首页:【汉本生活】

文章首页:【汉本森林】

分类版块:【汉方】      【本草】      【生香】      【活色】      【H&B】

专题板块:【汉方本草】       【生香活色】



客服